位於暹粒市東南方約15公里的羅洛士遺址群( Roluos Group ),
是柬埔寨目前被發現的遺跡中,最為古老的歴史建築,
其中較為遊客青睞的遺址有3個,分別是巴孔寺、比列科寺以及羅蕾寺,
吳哥遺蹟之旅的最後一篇,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三座古老的寺廟。
景點資訊:羅洛士遺址群 (Roluos Group)
1.巴孔廟 ( Bakong )
2.比列科寺 ( Preah Ko)
3.羅蕾寺 ( Lolei)
建造年份:9世紀
在位國王:音卓華爾曼 (Indravarman)
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,歡迎您來臉書粉絲團追蹤一哥一嫂趣旅尋!
巴孔寺由「音卓華爾曼國王」所建,為吳哥遺蹟中第一座多層式的神殿山,
他也是此遺址群中,規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寺廟,主要供奉的是濕婆神。
吳哥王朝曾建立數個首都,除了大吳哥城之外,羅洛士是第二個,
從巴孔寺是當中,唯一有護城河的寺廟來看,可見其重要性。
從遠處觀看,五層式的建築,象徵著印度教裡的神山~須彌山,
而中間的塔樓,則顯得特別高大壯觀。
每一層基座兩邊的角落,各佇立著一隻石象,
除了鼻子被破壞以外,其他部分保存的尚稱完整。
用砂岩石塊取代了傳統的紅磚建築,
在其頂端舍粒塔的部分,仍舊保留了磚造的形式。
夕陽西下之時,陽光將整個高塔染成了金黃色,
在藍天的襯托之下,千年的古蹟變的好美好美。
雖然是五層的建築,還好階梯不是很陡峭,很輕易的就能上到頂端,
旁邊的小女孩正乖乖的站著等待一嫂拍完照,準備推銷他手上的紀念品。
好天氣讓大伙兒有了好心情,同行的兩位老師,
拍著拍著,也跟著我們夫妻倆,來上一段,你看!就是那個光。
建於西元9世紀的巴孔寺,至今已有千年歷史,
除了主體輪廓較為清晰之外,寺內大多已是斷垣殘壁,
望著寺旁的幽幽小徑,讓人不免思古之幽情,黯然惆悵。
接著來到遺址群中第二大的建築~比列科寺,
其主要供奉的是濕婆以及國王的祖先。
在正方形的基座上,設立了前三後三共六座的磚塔,
前面三座的體積較大,是國王為父系所建立的皇室宗廟,
後面三座體積較小,則分別祀奉三位國王的皇后,也可稱之為母系宗廟。
根據記載,比列科寺建於西元880年,為當時磚造風格的代表,
不過其主體雖為磚砌而成,但門柱、門框以及階梯等,皆已改為石雕,
在基座前方,另外設置了三頭神牛的石雕,藉以作為守護之意,
因此這兒也被稱為神牛寺。
由於風化的程度相當嚴重,基座旁的塔樓,早已殘破不堪,
就算重新修復,我想也無法回復昔日的風光。
不過在法國的主導之下,部分神廟所崩落下來尚稱完整的石塊,
則一一被編號,期望在科技的幫助之下,能夠將其重新組合,
讓這些石塊,能夠回到原來的地方。
雖然滿地皆是散落的石塊,我仍深深希望,比列科寺能有復原的一天,
望著自己的身影,印記在千年的遺蹟之上,內心是無法用言語所形容的感動。
最後來到建於西元893年的羅蕾寺,這是國王為紀念其父母所建立的寺廟。
由四座磚造的高塔所組成,若是導遊沒有特別的說明,
我想大家應該也看不出來,其實這座神廟,
是建造在高棉歷史上第一個人工池~羅萊池( 已乾涸 )中央的一個小島上。
在各個磚牆上,則分別有著雕工精細且巨型的神像,
每一尊的面容各有不同,所代表的意義當然也就不一樣。
在門框上,還刻有密密麻麻的經文,
真的令人不得不讚嘆當時工匠的用心與耐心。
在這裡又看到這些一塊塊被疊起的小石頭,
疊得越高,會越幸福喔!
短短的五天四夜,在導遊的細心安排之下,順利的走完行程,
最後參觀的羅洛士遺址,雖然多是斷垣殘壁,
但此遺址可說是吳哥窟遺址的前身,更是整個高棉藝術的開端,
能在這裡畫下旅程的句點,古國吳哥之旅,完美無憾。
也許您對以下文章有興趣:
哈哈~~
我們又來柬埔寨玩了~XD
感覺好壯觀哩@@
不用出門也能身歷其境真好~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