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宮島上的嚴島神社,是島上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,
建築在海邊的潮間帶上,大鳥居則立於神社前方的海面上,
新年期間,吸引許多日本民眾前來參拜,
還沒進到參拜入口,已經形成一條條長長的人龍。
原本擔心人潮過多,會耽誤到下一個行程,還好日本人還真是守秩序,
在排隊等待進場的過程中都能循序前進,等了10鐘左右,
終於來到了參拜的入口處。
首先看到的是淨身處,每個人都會用杓子盛水,
然後洗一下雙手以及頭臉,最後再漱個口,算是完成了淨身的動作,
對於初來乍到的我們,當然是有樣學樣,雖然不知道是否有洗乾淨,
但是懷著一顆真誠的心應該就是最好的淨身吧。
建築在海岸邊的嚴島神社,
其大部分的建築結構已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而加以保存,
神社內也收藏了許多國寶級的物品,並且在西元1996年時,
與位於神社後方彌山上的原始林區並列於世界遺產名單中。
從前要到嚴島神社參拜時,是要從海上開始,
所以最為知名的鳥居聳立在社殿前的海面上,大鳥居高16米,重量約為60噸,
2根粗大的柱子是由5、600年樹齡的天然楠木所製成,
運用日本古老的建築技術,完全依靠自然的重力矗立於海上。
這個像是台灣寺廟中點光明燈一樣的燈籠,掛滿整個迴廊,
傳達了來自日本各地信徒的新年希望與祈福,
隨風搖曳的燈籠,像是要藉著海風的吹拂,將希望傳送到神的面前,
而從某些角度看去,整個神社像是浮在海面上一般,充滿著神奇與魔幻。
嚴島神社因為建築在海上的獨特以及大膽的創意,
與其華麗的建築風格被稱為“寢殿式樣”而聞名於世,
據說最早創建於西元593年,這期間經過多次的重建,今日嚴島神社的配置,
是在西元1325年一場颱風後的修繕中大致底定,之後就不再有大幅度的更動,
在前方有藍色的大海以及後方綠色的山林襯托之下的朱紅色社殿,
漲潮時好像漂浮在海面上一樣,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,成為壯觀的歷史文化遺產。
自從佛教傳到日本以後,本地的神與佛就結合發展成為“神佛習合”,
宮島從很早以前就形成了神社與寺院互相緊密融合的獨特文化,
島內較為知名的神社佛閣是位於主社後方的五重塔以及千疊閣(豐國神社)。
站在從本社前伸展開來的平舞台上取景,
這個舞台是沒有屋頂的寬闊平台,由239根石柱所支撐,
拍照時要多注意點,別因為美景當前,而忘我的站在太邊緣,
不然!有可能會掉到海裡面而變成落湯雞。
神社裡面的另一個神社~門客神社,從這可以取到大鳥居的美景千萬別錯過。
位於主殿正面用來表演舞樂的高舞臺,建於1546年,是神社內最小的舞台,
宮島的舞樂是在800年前由京都流傳過來,現已成為非常貴重的文化遺產,
只是我們公司的兩個小可愛,在我的要求之下成了雙手合十,
不知在祈求什麼的模樣,根本是亂拜一通。
一桶桶的清酒堆疊在迴廊角落的紅毯上頭,上頭也寫了一些賀歲的用語,
早上出門前在飯店也有看到這樣滿滿一桶的清酒,
據導遊解說之後才明白,這應該有點類似公司行號請喝春酒的那種感覺。
穿過了連接各個社殿的迴廊,到了本殿出口前,則遇上了滿滿的人潮,
欄杆上綁上了許許多多的白紙條,裡頭密密麻麻的寫了好多日本字,
甚至連樹枝上也可看到紙條的蹤影,這應該是裝滿希望的許願紙吧!
走出神社後,就可以看到這間大願寺,自古就與神社有著深厚的淵源,
並且還一手擔當了嚴島神社等寺社的修理和營造,
除此之外還收藏了很多貴重的佛像。
若是自助旅行,建議您可以試著悠閒的在島內走走看看,
隨著不同的路線,氛圍也會隨之變化,讓您領略到更多宮島的魅力。



現在嚴島神社獨特的文化以及神聖的自然而得以保存至今,
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名揚世界的宮島已成為人神共存之島,正等待著您前來細細玩味。

前往宮島的交通資訊:
★全文分享★ 山陰山陽自由行|JR廣島車站到宮島(嚴島)的交通方式

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,歡迎您來粉絲團按個讚!
好特別的海上之神社…
令叮咚好奇的是…..
那個木頭都不會腐爛嗎??